“大伯母、妈妈,你们回来了?”
李浩成迎上去,接过钟然手里的包。跟在黄杏身后的少年,则是挽着一个菜篮子,常年来玩若梅也认识,他就是李浩辰的二堂兄李浩午。
“都说了建军不是外人,你们还一大早出去买这么多东西。老大家的,快别忙活了。浩午把东西放下,坐下歇歇。”
这么多年下来,大伯母黄杏的态度,依然是表面亲热内里疏离。若梅一家没办法,只能客客气气的对待着。一边是老友儿子,一边是长子媳妇,李老爷子也没办法。看两边相安无事,他也乐得装作不知道。
“浩申留在黄家了?”
黄杏点点头,“我大哥早年出过国,英文比较流利,我想让他帮浩申补补外语。”
若梅竖起耳朵,听着黄家的事。突然她听到李老爷子说出个熟悉的名字,“兴智这两年确实不错,浩申既然对这方面感兴趣,多学点也好。”
李老爷子话中有点失落,若梅却是理解的。这几年逢年过节,他们总会来李家拜年,也能从中瞧出来一些端倪。李家长孙对参军一点都没兴趣,毕竟中国人的传统放在那,长子嫡孙是要继承家族衣钵的。但放在李家,儿子辈中李明方进了体系内工作,反倒是李明举去了部队。眼看半截身子入土了,长成的孙子却要同长子当年一样,选择另外一条路。
这些不是若梅该管的,她只是咂摸着“黄兴智”这三个字,前世它可是常出现在电视里。作为外交部的负责人,他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
前世李家倒了,黄家却如此风光,按照姻亲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上一层楼的黄家究竟做了什么?
……
因为李老爷子的盛情挽留,若梅一家在李家吃了顿午饭。回到四合院时已经是接近傍晚了,夕阳的余晖下,枯藤老树昏鸦,这片四合院区透出一股宁静悠远的味道,细细咂摸又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姥姥,我们回来了!”
咿咿呀呀的京剧声传来,中间偶尔传来“兹啦兹啦”的杂音,正房前的银杏树下,姥姥穿着一身花布衫坐在摇椅上,旁边摆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见一家人回来,她拿起收音机,刚想收起天线关上,里面传来一阵声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五点整,下面播放一条新闻。”
起初大家没太注意,姥姥站起身子,看了看有些昏暗的天空,“都回来了,也该做饭了。”
“京城周边某县城的福乐面粉厂,非法雇佣童工……”
林建军上前一步,接过收音机,里面主持人不带任何情绪字正腔圆的播报传出,“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以慈善起家的福乐面粉厂,竟雇佣附近乡镇的未成年人做工。我国《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在你们身上。领袖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对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认真调查福乐面粉厂之事,还未成年人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不要让他们的成长蒙上机器的阴影。”
广播播过去,林建军却久久没有动作。
“爸爸,”
若梅把收音机拿过来,收好放在桌子上,“爸爸先坐下喝口茶,哥哥你把自行车放好。”
海峰跑过去,把两辆大金鹿推到车棚。林建军终于回过神来,眉头凝成了“川”字。崔荷也有些疑惑,厂子里的事她也大体知道,再说闺女也嘱咐过用工一定要小心,厂里不可能出现未成年人啊。
“爸爸,我有种直觉,这事是刘明珠做的。咱们厂子里的情况,四里八乡的都知道,随便打听一下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失真的报道。而且广播电台,正好是刘明珠主管的部门。”
“这!”
林建军捏起了拳头,若梅抓住他的胳膊,“新闻已经播出去了,爸爸现在还是快点回去,了解下情况吧。”
姥姥也走过来,“对啊建军,你先回去跟立华商量下。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咱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总会有法子的。”
林建军只是一时气血上涌,有人劝着,加上秋风一吹,他头脑也就清醒了。
“娘,妞妞和海峰就拜托你了。孩子妈,咱们先回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完他拉起崔荷,转身朝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