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伙子,你被分配的位置是在哪儿啊。”
这位年轻学生前面的乘客,转过头来询问,
“01区01道02分道689巷第320房间。”
“诶,我这跟你差不多啊,我也在689巷,我在第267房间。”
整个车厢的人们对了一下,发现整个车厢的人基本都是邻居。
显然是强人工智能在安排时,有意协调了他们抵达地轨站的时间,
所以同一批人,基本都是在同一片区域。
可能因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互相都将是邻居,聊得也都热闹了一些。
不过,聊得时间并没有多长,
可能十几分钟之后,
这趟地轨列车就重新从顺着一定坡度前行,变得重新平稳起来。
然后,再是十几分钟之后,这趟列车停了下来。
“诸位乘客,陵川地下避难城市首批移民,请离开列车之后,顺智能机器人和相关指示,前往你们的住所。”
这是,
首批来到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第一次看到地下避难城市的真实面貌。
和绝大多数人天然的印象不同,地下城市内,并不怎么昏暗。
整个空间内,已经在运行的照明系统,让周围都亮如白昼。
这地轨站的终点站,和普通的列车站开起来也没有任何区别。
那位陵川大学的年轻学生,顺着人群和这地轨站内的提示,来到了地轨站。
地轨站外,一切就和地面截然不同了。
虽然设计的人员,在地轨站外,也开辟了一片类似于广场的空间,
但在广场之外,视线就不如地面那么开阔了。
阻挡视线的,倒不是地下空间外的岩层结构本身,
而是人造建筑。
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里,除了道路本身,建筑完全是连在一起的,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空隙,
上连着天,下连着地,将空间最大程度上利用到了极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地下城市道路上,也比许多人们原本预想的更加繁忙,
许多智能机械,运输车辆,依旧在道路上频繁来往,
整个地下城市的建设,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完成。
就如同在地面时一样,
这位年轻学生顺着人群,来到了道路旁,
然后一辆智能驾驶的车辆,就停在了他面前,主动打开了车门。
他坐进去之后,车辆就开始正常往着目的行驶。
“你能够告诉我,整个地下城市是什么样的吗?”
在车辆正式驶入这座地下城市之后,
虽然透过车窗,一切依旧很明亮,没有什么昏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