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预想,此刻这个房间,对他来说已经很好了,
至少,每个人还算是有一个比较隐私的空间,没有像沙丁鱼罐头似的,将每个人都塞一起。
至于其他的,在这末日危机之前,其实都不是很重要了。
在这年轻学生在床上坐下之后,
紧跟着,他的终端也收到了新的消息。
是地下避难城市管理系统发来的,
告知他房间附近的,公共洗漱间位置,食堂位置。
此外,在这一整片区域,其实还有一个小公园。
那里整个空间要相对开阔一些,可以供心理可能因为空间过于逼仄出现一些问题的人,散散心。
这位年轻学生,认真翻看着这些信息,再长出了一口气,
而实际上,此刻这个年轻人的模样,大概也就是此刻首批迁移入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的一个缩影。
在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
相关迁移事宜很高效的完成着,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整个首批两千万人迁移往地下避难城市的事情就已经完成了。
绝大多数来到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比较恶劣的居住环境,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前绝大多数人们就长期关注着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进展,
对于这地下避难城市中的居住环境,都有足够的预期。
此外,搬进地下避难城市,本身就是为了活命去的,又不是度假。
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期望的都是地下城市能够塞进越多的人越好,然后才是居住条件。
此刻,在首批获得资格的人们迁移往地下城市的过程中以及之后一段时间,
网络上,许多人们也围绕着此,一直关注着,讨论着。
“……有没有人给我说一下,地下城市内住得到底怎么样?”
“挺好的,反正我是住得很安心,好久都没有睡过好觉了,来这儿头一个晚上,倒头就睡。”
“另外,虽然房间很小,但隔音效果都是挺好的,据说是用上了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研发的一些材料?”
“羡慕了,所以下一批名额抽取是什么时候开始啊。”
……
网络上,因为地下避难城市的事情,持续热闹着。
而在这种热闹中,
同一个月,另一边,
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此刻做着的,最紧要的新型超导材料的研究,也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关头。
在秦裕的带领下,材料研究所的研究,集中在了最后一个可能方向上,
并且,在这一天,最后一个可能方向的研究,踏出了最后一步。
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顺着秦裕院士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
完成了秦裕院士理论预言中,那种物质的合成。
此刻,
针对这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