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801小行星撞击地球倒计时7个月。
大功率激光武器的其他部分,已经在月面建造。
依托于一个比此前月面观测装置所在位置环形山,更大规模的月面环形山,
整个大功率激光武器的规模,也是不小的。
在这个过程中,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的一些成果,也发挥了一些作用。
原本的化学火箭,在化学燃料等领域的一些小突破下,
最新的地月运载火箭,月面运载力突破了三百吨。
大量的地月运载火箭,经由强人工智能协调各地的智能工业,完成了生产,并源源不断运载向九州发射场,
原本安静了一段时间的九州发射场,这段时间,又再忙碌了起来。
托举着大功率激光武器中各个重要部分,从地面来到月面。
并由强人工智能协调月面智能机械,逐步完成了在月面环形山的整体组装了。
然后,就是作为大功率激光武器能源部分的氦3反应堆了,
哪怕是在氦3反应堆中,许多子系统都已经提前完成预研的情况下,
整个氦3反应堆的设计和研制,依旧是一个很庞杂的工作。
不过,好在是,
许多参与这项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研究员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
在秦裕院士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氦3反应堆的研究和设计进展飞快,
对于稍有些卡住进度的问题,秦裕院士都直接参与后,快速解决了。
就像是,一个人强行拖拽着整个研究项目,以远超出正常进度的速度,往前狂奔。
这种情况下,一众研究员对于秦裕院士夸张的研究能力,都有些盲目了。
许多研究员,在研究过程中,喘息的间隙,
都怀疑,对于秦裕院士来说,氦3聚变反应堆的整体设计,秦裕院士脑海中是不是都有一个清晰的图景了,
现在只是需要一步步将它完全实现出来。
当然,在这种对于秦裕院士的绝对信任下,整个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的运转效率也是高的出奇。
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每天都在刷新着进度。
……
9月。
2801小行星撞击倒计时六个月。
剩余时间,已经有些过于极限了。
哪怕是氦3聚变反应堆最终的具体建造将由强人工智能依赖整个智能工业体系完成,
但也是需要的时间,哪怕是在智能时代,也不可能将一座不小的氦3聚变反应堆噌的一下瞬间在月面上变出来。
而且,不可能再为氦3聚变反应堆,或者说激光武器计划,调用更多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