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找来的工友一拍胸膛:“徐司令,你让俺干事儿是给俺脸呢,你说吧,让干啥,没话说!”
钻山甲:“要是俺的家小有依靠,俺把命卖给你都行。”
徐亮:“我们不要自己人的命,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要鬼子们的命。所以现在要请你们帮助。”
飞飞道:“贾师傅,要是你愿意就把家搬到盆沟来吧,老韩。咱们帮他。我早就说过,以后咱们的人不管是谁牺牲了,咱们抗日政府都要负责他家属生活,为了抗日顾不上家的,也要有政府负责照顾家里。今天在这里再说一遍。”
老韩道:“那当然,只要村里面还有吃的穿的就不能少了军、烈属的,秦队长把这件事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钻山甲忽然在徐亮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徐司令,俺要投八路,您收下俺吧。”
徐亮道:“不要这样,快起来,贾山,参加革命队伍,我们欢迎,我们八路军官兵平等,不兴这个,将来恢复煤矿生产还用的着你呢,快起来,现在有正经事情要和你们商量呢。”
夜,静悄悄的,这是个没有月光的晚上。青草、灌木、山影都淹没在夜色之中。蛐蛐的鸣叫声显得格外的响亮。
徐亮的望远镜里什么也看不清楚。他心中骂道:“这些个小鬼子,灯火管制还弄得挺严格。这也是他们末日即将来临的一个预兆。”
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在苏联红军已经打出了边界,英美盟军正积极准备在法国登陆,太平洋战场和中国的敌后战场都在向日寇反攻。现在在中国正面战场,鬼子也丧失了制空权。不得不面对着我方空军的轰炸威胁。现在鬼子的进攻只能算是垂死的挣扎,目前战场上出现的种种不利态势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冲破黑暗,光明就要来临了。
第二卷
→第九十三章-湾岔地遁←
凌晨一点。公路北面山梁上,鬼子的碉堡忽然传出爆炸声,紧接投进碉堡的汽油葫芦燃起的火焰照亮了夜空。
谷口的鬼子反应不算太慢,一会儿工夫在两侧山上的机枪掩护下,谷口的鬼子开始向路北的山梁反冲击。手榴弹和步枪的组成的火网将鬼子的反击打了回去。南面制高点上的鬼子高射机枪压低了枪口开始向火光熊熊的路北山梁猛烈射击。这种威力强大的机枪并没有能够射击多久,从南侧飞来的掷弹筒弹在高射机枪阵地上轰轰地不断炸响。紧接着,摸上来的八路军战士用刺刀把此处残余的鬼子全部送回了扶桑国老家。
两侧山上的鬼子开始向高射机枪阵地这边射击。这时他们各自的背后忽然都飞过来成排的手榴弹,立刻,鬼子射向高射机枪阵地的火力稀疏下来,残存的的鬼子回过头拼命抵抗来自东西两边侧翼的攻击。
鬼子中队长判断了一下形势,立即命令谷口的鬼子向湾岔村内撤退,妄图依托村内的窑洞顽抗,等待援兵的到来。防守湾岔的鬼子经历多日的平安无事,又听到洛阳已经攻克的消息,已经变得有些松懈,遭到如此猛烈的突然袭击,实在是预料不到的。
这个鬼子指挥官也够狡猾,趁着两翼山上的阵地尚未失守向村内收缩的确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否则一旦两翼失守,失去掩护,想撤也难了,而村内的兵力太少,如果袭击者占领两侧山梁,从南面下到谷里,油库里的守军怕是难以持久。鬼子指挥官一边指挥撤退,一边纳闷:“发动袭击的是什么部队?怎么一下子就同时占领南北两边的高地?看样子还拥有掷弹筒和燃烧弹之类的武器。可是这个地区早已没有了支那的正规部队了呀。”
这时,从南面的高地上扔下了两颗“燃烧弹”,窜起的火苗照亮了谷底,借着火光,七、八支三八式步枪向他撤退的部队不断地射击,日军士兵不断倒下。这让鬼子中队长更加感到惊诧。快到村内的时候,两侧阵地都已经被袭击者占领,谷口的机枪也哑巴了。袭击者喊叫着从谷口追了上来,三面山上的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了下来。撤退的鬼子倒下一片。残余的鬼子撤进了十几座窑洞。这些窑洞都被鬼子加固过,窑洞门后两米处都修了影壁墙,门口有沙袋掩体。鬼子中队长想,袭击者即使有迫击炮之类的武器,在这种地形下也难以发挥作用,而只用步兵轻武器强攻一时是难以攻下来的,只要守住油库不失,就算是胜利。相信援兵肯定已经出发了。
游击队和民兵全部被集中用来阻援。公路多处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现有的全部地雷以及王平紧急给他们配备的其他爆炸和发火装备都用上了。
没有主要阻击阵地,公路沿线三三两两到处是打了就跑的真真假假的袭击地域。地雷、路障、写着各种警告语的木牌真真假假到处都是。
其实,附近两个县城的鬼子兵力也不多,得到湾岔被袭击的消息后首先是向各自的上级报告。湾岔的鬼子是第三装甲师团的后勤部队,与他们不属于同一系统。隔了一段时间,他们的上峰才严令他们不要顾及县城,要倾巢出动去救援湾岔,出发就晚了点儿,路上又处处遇袭,不时挨炸,进展及其缓慢。
湾岔村内,残存的几十个鬼子依托窑洞与谷口和山上的袭击者对射着,形成了僵持局面。鬼子中队长暗自得意。忽然,他发觉有好几个窑洞射击停止了。刚要发问,又听见盒子枪射击和白刃格斗的声音,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一把铁锹抡圆了向他脑后打来,他略一躲闪,咔嚓一声,铁锹砍在了肩头,接着,十字镐,木棍加盒子枪点射把他和他的部下稀里糊涂地送上了回东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