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那贵军只是要驱逐鞑虏,而不是毁损我中华名教?”
“我中华数千年文明,有无数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正需要我辈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的民族之魂,那些外来的东西,凡是精华都可以融入我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营养,如果我们自己弄丢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断了自己的根,还用什么去吸收、消化外来的文化,还怎样去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
“将军妙论,凭此言行事,事可为也。”李守业鼓掌道。
可行?这个李守业不是清朝的举人吗?应当……是我们天然的敌人呢,虽然我本人对他并没有恶感,要不然也不会接受他的邀请。这么快就要被拉拢了?还是不应该简单地以事先定义概念的概念来划分阵线?
没有过太久,严学文派人来请我回临时指挥部,镇子已经全部控制,团练们的武器收缴已经完成了,没有发生意外冲突。离开李守业的宅院,我脑子里还在捉摸这个奇特的乡绅。
第三卷急火流星
→第六十六章-民政←
军部迁到了泼河镇,泼河镇的镇公所成了临时军部。魏辉的直属营随军部转移到了泼河镇。第一团一营继续向西进军,短短数日,泼河镇以西的数十个村庄被我军控制。
占领区的治理政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在泼河镇召开了军委会扩大会议。按照我和陈浩事先达成的共识,占领区暂时不实行土地改革,而是实行较为温和的减租减息政策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同时决定颁布一些简单的临时法令,设立军政合一的临时法院,法令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简单地以财产多少来衡量人的好坏。确定不采取“打土豪”的方式筹集必要的军政费用,也不用“劫富济贫”方式来争取多数贫困人口的支持。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如果见“富”即“劫”与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无论穷富,只要他的财产来源合理合法,本人有遵守本军法令,不与本军为敌,其财产一律保护。
在占领区彻底清除清廷势力,凡是原属于清朝政府的财产一律没收,原上缴清朝政府的各类赋税一律酌情调整后改由临时军管会征收。号召群众伸冤控诉,对于那些有民愤的恶霸地主在核实罪行后,按照新法令予以镇压,并没收其财产,纠集武装与我军坚决对抗者,也没收财产。同时坚决打击横行乡里的地痞无赖、不法之徒。对参加我军的人员家属实行优待、奖励,阵亡者遗孤终生由中华军供养。
我和陈浩即日开始参照后世的法律,结合此时状况亲自起草简化后的临时法令。
帮助整理文件的王曼丽和赵飞雪同时对我们两个不约而同的简写文字的方式感到十分惊奇。陈浩推说是因为伤势刚好,动笔太累,所以才这么简写的。可是怎么解释为什么本哥们也这样简写?不用解释,赵飞雪立刻自己找到了自己首长也是伤刚好的原因,而且立刻采取了措施,此后,我们只需口述,由她们分别记录、整理。女人有时候挺喜欢自作聪明的。那个花小莉对这件事情插不上手,虽然极为不满,但也只是时不常来我这里转悠一番,端茶倒水什么的,不时提醒着她的存在。
我们占领的地区相当穷困,泼河镇上有几家商号,规模倒不算大,主要是一些经营茶叶、山货的铺子,唯一的一家布庄所存的布匹也不是很多,全部被我们收购用于制作军装。李守业听说此事主动要求捐出了一些布匹。这个乡绅似乎在当地挺有威望,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听到过百姓对他的负面言论。
各村的基层政权陆续建立起来了。不少贫苦百姓要求参军。清廷实在太腐败了,凡是反对它的军队总是有号召力的,况且我们的部队的确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但是这些地区实在太穷了,养不了太多的军队。只好先在各村建立民兵自卫队组织。在泼河镇组建了军教导队,训练部队和民兵骨干。征集、购买到的粮食也就是使我们能够再多维持一个月而已。
要维持生存,必须扩大占领区。等把一切准备好在行动是不现实的,看来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
第三卷急火流星
→第六十七章-西进行动←
王平那里传来了好消息,他的军械所短短时间里已经恢复了运转。虽然还无力生产枪支弹药,但是第一批地雷、手榴弹、炸药包已经制造出来了。军械所还吸收了一些当地的能工巧匠开始生产土炮:由铸铁的,更多的是树木制作的,这些对于加强以占领地区北侧、东侧的防御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王平还和崔明贵一起做了使用替代燃料驱动那辆坦克的实验,效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我们决意继续迅速在大别山区扩张,不趁此没有大的敌情的良机发展,更待何时?
由张林率领进一步加强了的一团一营为左路,董大海率领李哲的二团两个营为右路西进。由严学文负责组织若干工作队接收、巩固占领地区。第一阶段目标占领豫、鄂交界间广大地区,建立政权,取得生存和回旋的空间。会议决定暂时不去攻击县城一类的目标,这样有可能过早地吸引清廷的注意力,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农村闹得动静再大。短期内也不过是“山野匪患”而已。
8月,两路西进部队出发。二团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战斗力已经大大加强了,李哲铆足劲要再此次西进中确立二团的主力地位。两路都配备了电台,赵飞雪被派出随张林他们行动,这让花小莉很是幸灾乐祸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