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图纸的时候,崔明贵和赵飞雪说话:“赵主任,我们装甲大队送到总部的那些服装你见到了吗?”
赵飞雪轻轻的答道:“见到了。”似乎兴致不高。崔明贵没有继续说下去,有些尴尬。
“说说你的这个机动战斗车?”我拿出效果图问他。
崔明贵立刻来了精神:“首长,我们装甲大队从近来的战斗中感到继续加强装备,根据战场实际和我们现在的能力。我集中大家的意见设计了这种装备。主要要求一是能机动行走,二是能抵挡防护弓箭、枪弹和大炮射出的铁砂之类散弹,抵抗一般的无破甲能力的爆炸。现在看来我军的伤亡主要是这几种方式造成的。再有就是重量必须要轻,一方面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生产较大动力的发动机,另外道路和桥梁情况也限制了重型武器的活动。所以这辆车,除了行走部分使用钢铁材料,防护部分仅仅在前方使用了05厘米的装甲,当然这连重机枪。子弹都难以抵挡,但是我们的敌人并没有这样的武器。侧面和后面我干脆使用外包铁皮的木板或者竹板,上层防护也是采用包单层铁皮的木板。”
他的这个独具特色的战车其实就是一辆有动力行走的比现代的微型面包车差不多大小的平板车,四周加了带铁皮的木板防护,然后上面架了一个顶,像是个亭子似的。
为什么用履带式,你不是要尽量减轻重量吗?
“没有橡胶,无法制造合适的轮子,钢铁轮子只有用履带,我已经尽量把轮子设计的小一些了,这也影响了越野和越障的能力,没有办法。”崔明贵一脸无奈。
嗯,是个问题,短期内是无法争夺橡胶产地的,而且进口也不现实,将来等我们有了石油化工工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卷洪炉精钢
→第249章-热的雪(6)←
“可是也没有火力系统?”
“还是同样的考虑,适应制造能力,减轻车体重量。这车上载5个携带光复枪和弹药的步兵,各个方向都有可以关闭的射击孔。或者加一挺机枪,减少乘员,或者增加弹药携带量,减少乘员。”
动力问题呢蒸汽机肯定不行,体积太大。“发动机呢?”我问。
“我只要一台动力不大的单缸发动机足够了,图纸也有了,我计算过相应的配比。他们以前没有这些个机械设备的时候就能铸造出相当复杂的东西了,现在设备多了,造出这样的东西应该不在话下,我们可不能让这些能工巧匠的才能全部花费在铸造编钟或者铜鼎、铁狮子上面。”他提自己的作品滔滔不绝。得意非凡。
的却他设计的这种独一无二的装备确实是战场实际和我们现有制造能力的完美的结合。我还是想给他在出点难题:“你的燃料问题怎么解决?不要弄得全根据地的食用油都不够你的战车喝的。”
“首长放心,我们可以使用蓖麻油,再说也不可能造出许多?有个十辆八辆的就够了。”
“什么10辆?”王平叫起来,“你好大的胃口!我可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给你!最多给你造个两三辆的。你不就是十几个人嘛,这就拼尽我们的全力了。”
我笑笑:“老王,明贵的这个玩意儿很有点意思的,你还是多支持一下,5辆如何?”
“我的首长,你不知道现在我的难处,别的不说,就是原料匮乏就让我伤透了脑筋。特别是钢铁!子弹、手榴弹、地雷的生产能力现在都大大提高了,火药、炸药的问题还好说,现在我们已经能生产强酸,制造火棉炸药和硝化炸药都没问题,原料也好解决。就是钢铁和其他金属,真是头痛,我们每次都派人在战场上搜集子弹壳甚至子弹头还有炮弹、手榴弹爆炸后的弹片。流通的铜钱也有好些被我们融化。现在手榴弹很多都是陶瓷外壳了,地雷也以石雷为主。他的这些战车和真是钢铁和其他材料的老虎机,而且我们的制造能力要被占用很大一部分,这还不算试制过程中的浪费!”
原料!我想起上午刘奋战提出的攻略计划。“光复枪生产情况如何?”
“政委,开始在出的那些样枪根本无法批量生产,要求太高,单件生产还勉强,只有个别技艺高超的技师才行,而且生产过程中材料浪费严重,次品率太高。最近我们改进,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改退了一下,给枪加了套筒,降低了射速,只能扣一下扳机射击一发,不能自动连发。把弹匣也减小到了二十发容量。现在已经投放了60支的生产材料,估计本月就能完工,嗯,也就这几天吧,应该会有起码50支的合格成品。这些枪的子弹也可以生产出1万发左右。”
还能要求太多吗?这已经不容易了。占领原材料产地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了。只是到时候即使战斗部队不增加太多,非战斗的人员,采矿、冶金、建筑等等人员势必增加许多,现在这个时候,唯一可行的也是把他们当成部队管理,一支庞大的工程兵和军工兵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供养的。我们有那么多的资源吗?
第四卷洪炉精钢
→第250章-热的雪(7)←
“粮食情况怎么样?”
“现在还能应付,但是随着供给人员的增加,到明年三、四月份春荒的时候可能会有问题。另外,虽然我们主要实行的是供给制,这主要是对内部。外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硬通货币的,现在已经出现了紧张。我建议加强财政收入。当然不能从根据地农民身上打主意,他们已经够穷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