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处于水火之中 > 第527章(第1页)

第527章(第1页)

我差一点笑出来,这个倔强的赖文光他还是不愿意称呼清廷的封号,什么摄政王、洛阳王名义上都是清廷封的,而“首长”则是中华军内的称呼,现在我们还没有给他职务,他也不好随着孙葵心叫“主公”,这是前捻军人员喜欢的称呼,在根据地下层知识分子中也很有市场,影响了不少的民众。看来这些忠诚的太平军是愿降中华军,不愿意投降万恶的清妖,与陕西的湘军、绿营正好相反。不管什么名义愿意归降就好,反正实际都是投降我们。

我赶紧上前搀扶:“赖将军请起,葵心,不是给你交代过不让遵王跪拜的吗?”

赖文光赶忙道:“首长,不干国舅爷的事,只是罪民不敢如此无礼!”

这称呼乱的,算了,慢慢来吧。

“遵王,你哪里有罪?你对太平天国的事业忠心耿耿,当初英王殿下你是最能征善战又不计个人得失,不争权夺利的战将。现在天国危难,许多天国旧人各奔东西,天京危急时,许多将领近在咫尺却忍于不救,更有一些投顺了敌军反过来屠杀昔日自己的战友。实在让人不齿。而你和扶王远在川陕边,却不顾一切东奔救主是在让我感佩!”

赖文光眼泪下来了:“徐主席,您……”说不出话来。

这个主席的职务大约也是孙葵心告诉他的,本来我们内部很少这样称呼的。

第六卷富强之路

→第8章-扫平内乱(8)←

慢慢交谈,发现这个赖文光思维非常敏捷,眼光也独到,对这些年太平军种种得失也有相当认识。带兵方面也有一套实用的东西。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安定的环境,他的兵也是随时扩编的农民乌合之众。在原来的历史里,南京被湘军攻占,其他拥兵10万、20万的将领如李世贤、黄文金、汪海洋等人很快覆灭,而赖文光却整顿捻军在没有巩固根据地的情况下在北方腹心之地坚持了很久。看来这不是偶然的。

我让孙葵心去看望一下他的妹妹。孙葵心很高兴,说是给外甥带了礼物正要送过去。赖文光闻言急忙在身上掏摸。

我笑道:“赖将军,你不是也想送点什么礼物的吧,我告诉你,我们这里非亲属文武官员之间私人赠送礼物那是需要先在调查处登记的,不然就是行贿受贿的罪名,就是我也不能例外的。”

赖文光大为惊讶。单独长谈,赖文光终于完全消除了疑虑,对我折服了。

我已经事先得到政治部提供的情报,赖文光部除去老弱和不愿再从军要求为民的之外大约还有不到2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其实需要花力气整编训练的。战斗经验和敢死精神倒是很大优势。最后谈定将这些部队改编成中华军第二军第七师,由赖文光任师长并兼任第二军副军长。给他这样的职位,一方面是出于他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他的个人影响力,南方还有大量的太平军余部,我们不想在内战中有过多的死伤,当然还是招抚为上。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的男性人口也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农业需要劳力,边疆需要人民。不仅是东北边境,将来还有西北边境。北部边境。开采矿藏、修筑铁路、建设工厂、水库,现在都需要劳动力。连美国人都在我国沿海骗取出国建筑铁路的劳动力呢,幸好他们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第7师改编后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补充新式的武器装备,我军将派进政工人员,同时选派原来的人员到军政大学或者军教导队学习。赖文光本人在训练期间也将到军政大学高级将领班接受培训。赖文光全部同意。现在在他眼里我就是新的主公,说得话就是圣旨,而清廷在他眼里还是“清妖”。只是他的主公现在是清廷的摄政王怎么说?他不愿去想,可能想到了,这个让他和他的部下痛恨无比的清廷肯定要在他的新主公手里覆灭了,这让他更感到畅快无比。

就在崔明贵占领西安攻击宝鸡的第二天,我们以朝廷的名义宣布鲍超的霆军叛乱,免去鲍超和罗泽南本兼各职,命令洛阳王督率人马征讨。同时加张林为湖广总督,姚大喜为湖北巡抚统带兵马随军进讨。官样文章。第6师随即南下进占麻城、黄安,威逼武汉。第五师在则在张林亲自统带下从南阳地区南端进入湖北,第三日占领樊城,进围襄阳。连贾山也统带一部分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出武胜关占领了广水县城。

第六卷富强之路

→第9章-扫平内乱(9)←

我带着赖文光、孙葵心和总部警卫团一部乘火车到达了鸡公山坐镇指挥。李哲充当了南进战事的临时参谋长。此时他实际负责的军政大学已经有一批从普鲁士军事学院学成归国任教的人员,我也是让他亲自带着这帮年轻人在战争实践中历练一番。

陈浩和董大海现在都在北京。我军主力投入对湘军的作战,北方第一师驻守范围大大加大,而且加强对北京清廷中枢和天津、烟台海口的控制对我们至关重要,更不要说还需要和列强们的外交官打交道了。辛兴在防区到处视察巡视,北方的防务主要由董大海具体负责协调。陈浩的政治、外交和财政方面的任务够重的,需要的力的助手。难得的是他还在坚持著述,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又空闲就到武胜大学各学院,甚至一些中学演讲。让哥们赞一个佩服。本哥们现在做这件事情可是短短续续的。

曾国藩没有示弱。立刻宣布奉太后密诏“清君侧”。并且发表了一篇历数我们大罪的长长的檄文。大意:徐陈等本系乱党,蒙我朝天恩招抚,然贼性不改,不思报效天恩,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弑当今生母,囚皇上与太后,擅杀大臣,乱政营私,减万岁供奉,克王公之薪俸。勾结洋人卖国,准行洋商鸦片,擅开通商口岸,使大清门户洞开,一、外人尽窥虚实,更私允洋教传播,乱我民风正气,复勾连洋人新办铁路,动山河气脉,震祖宗寝陵。为修路拆民房迁坟墓,人民生死不安,其暴虐荼毒堪比隋炀。不遵旧制擅便衣冠,窃夺国柄却勾结匪人,捻匪长毛悉为上宾,衣冠华族流落无依。总之把我们骂得一无是处,罪恶滔天,就连我们收复东北边陲的事情也被描绘成了与俄人勾连为后来卖国寻求借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