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林刨开竹子看见三只肥嘟嘟的巴茅老鼠,又看了下背篓外绑住的三只甲鱼,脸上露出了微笑,对李友顺夸赞:“不错你小子终于长大了,秀英把背篓背上,顺子把团鱼放在背篓上,我们快点走,天黑了危险”。
李友顺见五幺过来了,有点不好意思,他一个大男人让堂姐背背篓,于是上前争取。
李大林拉住李友顺说道:“你小子真是缺心眼,希望以后找个婆娘希望能帮帮你。秀英等下你和顺子就吊在后头,不然人多了吓着背篓里巴茅老鼠闹出动静可不好”。
也不怪李大林小心,现在是集体主义,一切归集体所有。平时上个山打猎都要交给生产队一大半,何况现在饥荒时期,全村人眼睛都盯着的。
再说现在哪家不缺吃的,有粮都藏着,谁做好人谁饿死。这三只巴茅老鼠是孩子们自己挖的,李大林没准备上交。至于团鱼谁要谁来走,这玩意不好伺弄,关键是没肉还费油。
“爸、你们去了三天,收获咋样”。李秀英对收获感兴趣,如果打得多又可以去混食堂。
李大林摇摇头,还好夜色遮掩了他脸上的尴尬。一边走一边说道:“几只兔子,几十只鸟,两只刺猪,还有六只巴茅老鼠,咱们生产队一人能喝口汤。
李大林对这次打猎很不满意,但也没办法,大型猎物全在深山里,另外县里也组织人来打过几次,现在山里动物又少又不好打,都鬼精鬼精的,一有风吹草动早跑了。
“原来是秀英和顺子啊,你俩胆子真大,现在啥时候了。大林回去后好好说说,万一出事咋办”,李大松看似责备,其实满是关心。
“是秀英啊!逮到什么好东西,这满满一背篓,咱还装些竹子”。有不怀好意的人围着李秀英背篓看,由于李友顺把竹鼠藏的好再加上天黑看不清,只看到三只团鱼在背篓上。
“哟!这是团鱼啊!大林今晚你家可以吃肉”。
“李大石你一大老爷们害不害臊?还是长辈围着娃娃背笼瞧丢不丢人?咋的准备抢背篓啊?秀英到二伯这来”。李大松看不惯李大石的行为,就是在缺吃的也不能和小辈抢啊!往上数都是一个祖宗。
李秀英眨眨眼,对着李大石说道:“大石伯伯,这团鱼是顺子好不容易抓到,你要不要,要你拿一只回去吃?
李秀英本意是堵住李大石的嘴,你一大人还是长辈好意思抢小辈的东西,更何况还是顺子的。
李大石一听大喜,他就等这句话了,脸不脸面他无所谓,有吃的填饱肚子就行,脸面能不挨饿吗?
他笑眯眯的凑上前选了一只最大的说道:“感谢秀英和傻顺,傻顺改天大石伯请你吃饭”。接着又转头说道:“大松哥,大林,这是孩子们送我的,可不是我要的,孩子们一番心意我就收下了”。
李大石一番话说的众人咬牙切齿,但看在都是同宗同族份上,也不好说什么。
得了便宜的李大石提着团鱼说道:“天黑了,大家赶快走吧,说着朝前方走去”。
呸、什么玩意,李大林怕引人注意到背篓里的竹鼠,所以才没理李大松。
“行了,大林,他就是那样人,大家也歇息够了准备走”,李大松挥手示意大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