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如果出自防卫军官兵之口,那他只会得到一种回答一个参谋军官揪着他的衣领,左右开弓扇耳光,边打边骂“马鹿”、“国贼”之类的。
作为一支攀上科技树的军队,防卫军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从战略高度看待铁路的军队。通过“七日战争”、王冠领叛乱、北方的拉锯战,诸国对铁路重要性都有相当程度的认知。但那是作为“使用者”的立场,对铁路便利性的认知。真正作为设计者、运营者。对铁路的便利和局限性都有着深刻的认知,对如何运用铁路进行系统细致规划,并且以此建立军事战略的,还是只有防卫军一家。
作为一个处于战略包围中的影子国家,亚尔夫海姆防卫军自建军之日起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进行两线甚至多线作战。尽管国家和外交战略的目标是尽可能避免这种状况,最好实现“不流血的征服”。然而他们是军人,指定作战计划时必须要考虑最恶劣的状况同时和多个敌人开战,尽可能短的结束战争。
事实上,这不仅是军方的见解,高层也普遍持有类似想法。但和军方不同的是。尽管对“不流血”和“流血”的手段都有准备,但评议会和政府对于使用“流血”的手段却始终心存顾忌。从七日战争开始,亚尔夫海姆就清醒的意识到,由于民族意识的萌芽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精灵阵营若要成立独立国家。势必会和周围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战争。而这样一场战争绝不可能是“骑士们的战争”。民族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卷进去特别是亚尔夫海姆,每个国民的个体命运都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现实是,无论空间还是资源都不在亚尔夫海姆这一边。精灵阵营看似强大的军力并不足以支撑起一场世界规模的全面战争。一旦战事旷日持久,国家将不得不转入总体战下的全面动员经济体制。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但却迫使国民面对“大炮或黄油”的单项选择,即便精灵是出了名的遵守纪律、服从权威的模范国民,统治当局也会面临失去最广泛社会支持的风险乃至灾难。结果,“大炮加黄油”而非“大炮或黄油”明显是更为睿智的决策。基于这种考量,文官和军人们不约而同的意识到:速胜的军事冒险是唯一选择。
亚尔夫海姆的资源总量和经济潜力处于劣势,但它的对手们要将自身潜力彻底发掘,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就使得像亚尔夫海姆这种居于人口、资源、空间诸多劣势的一方,有可能在敌人强大的军事潜力得以发挥之前就赢得战争,如何进行一场有把握获得胜利的短期战争正是唯一的出路……
防卫军的大体战略很简单,即开战后在西线集结重兵,争取以6周时间解决查理曼,然后火速调兵转向东线,击败或者和公国保持均势。在东西两面都面对强敌的客观局面下,利用铁路交通优势实施先西后东的战略机动,看起来是唯一可行之道。
此战略构想合情也合理,但若想实现,便高度依赖于铁路机动的成功。
既然对精灵们来说,保证快速胜利是赢得战争的必不可少条件之一,下一步则必须解决如何才能最有效的做到这一点。然而,尽管防卫军军事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遥遥领先各国同行,从而使迅速取得战争胜利变成完全可能的事情。但要给一把结构如此复杂的锁配上钥匙依旧困难重重,仅仅靠一个粗略的“右翼镰刀扫荡”战略和已经成规模的装甲部队是远远不够的,军队必须在相应的技术装备和后勤支援上得到最充分的支持仅仅足够是不行的。
“在战时,我军主力部队将划分为3个集团军群:集结于佛兰德东部、阿登森林一线的a集团军群;集结于尼德兰边境的b集团军群,固守齐格菲防线的c集团军群。战争开始后,b集团军群将最先对列日要塞展开攻势。”
布仑希尔扬起教鞭,直指地图上莱茵河对岸的一点,四条分别来自亚尔夫海姆控制区、佛兰德、广阔的佛兰德斯平原以及查理曼的铁路在此交汇。一旦占领此地,防卫军继续“右翼包抄”战术的主要物资补给将有赖于此,而查理曼的安危亦将由此决定。
精灵们清楚这一点,他们的假想敌也相当清楚,为了夺回这个交通枢纽,敌军势必会推进至佛兰德境内,而此时就该a集团军群登场了。
“……当敌军主力进入佛兰德后,b集团军群将会转入机动防御,驻守齐格菲防线的c集团军群同步舍弃部分外围阵地,展开逐层抵抗。力求将敌军注意力吸引在这两个战场,以便a集团军群展开穿插。”
教鞭向下移动,在一片森林山谷中停了下来。
“a集团军群的突破口,就在阿登森林。”
乍一看,这是个极其愚蠢的决定。阿登地区山高林密,还有110公里长的峡谷,是天然的屏障,纵然是机械化部队也很难在这种道路崎岖、侧翼暴露的环境下实施突破。然而,防卫军正是瞅准了这个心理盲点,选择此处为突破口。并且从物质上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准备。
“实施突破前。特种伞兵和空中力量组成的突击群将全力占领关键的桥梁和至关重要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倾尽全力确保机械化部队通过库尔丁候尔弗大公领和阿登森林里的秘密公路和隧道,架设浮桥强渡马斯河,进行战略迂回。凿穿敌军防线。令敌军陷入混乱。然后两个集团军群发起钳形攻势。迫使敌军向西海岸撤退,最终在敦刻尔克一线形成包围网。以上就是黄色计划的a号方案。”
教鞭离开满是红蓝箭头的地图,布仑希尔的表情依旧严肃。但漂亮的眼眸里却透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意犹未尽,更具体的说,就是对这个兼具大胆和缜密的a号方案高度不怎么感冒。
原因很简单,这个计划已经超出了防卫军甚至亚尔夫海姆自身的能力他们根本没有能执行这个宏伟战略构想的兵力!
兵源不足,这是困扰精灵阵营的痼疾,即便订下,公开声明不结婚生娃的死宅和搅基搞百合之辈乃是卖国逆贼,人人得而诛之,多生多育增产报国的英雄妈妈和模范家庭才是王道,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和研究力量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甚至在集中营里找活人实验如何生双胞胎。但人口问题始终像一个幽灵一样盘旋在亚尔夫海姆头顶,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精灵们。
像战争这种快速消耗人力资源的大型活动,更是深受兵源问题的困扰。
a号方案确实有其新颖独到之处,看上去也相当具有可行性,但执行这个计划,保守估计需要至少60万兵力才能保证三个方向的兵力需求,否则面对人类诸国加起来近百万的常备军,纵然防卫军在高强度训练和装备体系的先进等“质”的方面占据优势,但对手在“量”上的优势完全可以抵消差距,甚至超过。而亚尔夫海姆采取极端的征兵措施也只能保障30万兵力,根本不可能满足最低兵力需求,如果硬要执行这个计划,亡国灭种之类的丧气话暂且不说,万一走了狗屎运打赢了,充其量也只能打成击溃战。敌人完全有时间,也有能力和决心把围在敦刻尔克的部队用海运的方式撤出为了救出包围圈里最精锐的部队,为了保住和精灵阵营作战的资本,人类甘愿把包括澡盆在内一切能浮在水面上的玩意填进去。而防卫军海空军力量再怎么强大,经历前期高强度战斗后,要同时配合陆军包围海滩上的敌人,并且阻截一支百万舢板大军还是相当吃力的。
一旦这些军队完整撤出,那精灵们的失败也就可以确定了。一方面要防备北方的毛熊,同时还要时刻防备人类新的攻势,而那些成功撤退的部队已经熟悉了防卫军的作战方式,得到后方充足的补给和休整后,他们将会更有效的阻碍防卫军的攻势。战事就将滑向每个精灵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的持久战深渊之中,最终还是会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因此,就防卫军一贯强调战斗速度,更强调战争速度,集中力量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赢得整个战争的军事哲学来看,a号方案实在是下下策,是必须尽量避免的。
那么,b号方案呢?
顺着李林眼神示意,布仑希尔点了下头,再次举起教鞭。
“相对最恶劣情况下的a号方案,b号方案设想的外部环境较为宽松。首先,阿尔比昂与罗斯联合公国将保持中立,塞雷斯和卡斯蒂利亚则做壁上观,我军要应对的,只有拉普兰和查理曼的联军,最多再加上伊密尔。如此一来”
布仑希尔按了一下手里的遥控器,原本直插尼德兰的蓝色箭头消失无踪。阿登森林的方向上多了几个带番号的方框。
“我军就可以大幅度强化重点突击力量,形成强大的右翼镰刀。同时,c集团军群的作战无需做太大调整放弃不重要的据点和前沿阵地,逐层抵抗,将敌军吸引到火力凶猛的主阵地,为突击集群包抄争取时间。当装甲集群对敌军实施分割包围之后……”
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随即被自律的女孩压了下去,不过激动的心情却没有那么快平复。
经典的锤砧战术,齐格菲防线正是厚实的砧台,装甲集群则是挥落的大锤。在兵力有限的条件下。最能发挥自身特长和军事战略。更幸运的是,国际政治格局正朝计划需要的方向演变。
(如此一来,这场持续千年的战争终于要……)
千年的战争会议室里每个精灵对这说法都没有任何怀疑,战争从未结束。只不过变成了精灵阵营以苟延残喘的形势在延续。而如今。他们就将肩负起结束这场战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