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嫡长子一定是年龄最大的儿子吗 > 第495章(第1页)

第495章(第1页)

陈宇柒算是这边身份最高的人了,他这样想,他身后站着的诸人自然也是这样想,就是孙康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不过沐彦卿上前见礼,他们还有些踟蹰。

“诸位大人不要多礼,本王今日前来纯属是为了庆贺彦卿大婚之喜,这些虚礼都暂且放一放。”沐彦卿礼毕,席瑜方才上前一步摆手笑着说道。

沐彦卿也随声附和。

“既然这样,那哥几个就不客气了,沐大人科举状元出身,我等颇仰慕你之才名,接下来就请大人多多指教了,”说话的是孙康,按理说像这样的场合,他作为姝儿嫂子娘家兄长是不合适第一个开口的,但谁让人家有经验,想当初兄长去孙家迎亲之时,这人可是以一己之力把他们迎亲队伍挡在府门口半个时辰之久,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沐彦卿记得他大舅哥当年还曾感叹过迎亲之艰难,当时他就在想等到他亲迎至门,又当是何情况,现在就是检验结果的时候了,很显然,他大舅哥已经没有了当年自己迎亲时候的局促,现在全是作为女方家长的运筹帷幄,所幸他从来没有寄希望于大舅哥。

“好说,”沐彦卿痛快点头,女家拦门是传统,具体是考验诗书琴画,还是射御书数,自然都由他们把控。不过眼下更多的选择应是前者,他毕竟是文臣,就算当下环境经常说男方求娶女方,但这个‘求’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求,具体来说这拦门也有拦门的技巧跟艺术,在双方都心情愉悦的前提下,怎么闹都可,如果是一方把另一方直接压在脚底□□,那可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这一点看陈家今日拦门人都是文臣就能看出其中的意味。

“沐大人师从孟先生,又是陛下亲赐的状元郎,学问自然毋庸置疑,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不为过,这简单的作文写诗,可过不了我们这关,”孙康笑眯眯说道。

“孙家兄长请赐教,”沐彦卿俯身请教。

孙康显然很满意沐彦卿的态度,他拍了拍手,随即就看到几个腰间还系着红绸的侍从抬着几张桌子,走出来后面还跟着几个黑檀木盒。

“此乃前朝旧画,看似简单,却难模其精髓,我找了几个名画师皆是如此,今日就让我们看看沐大人的手笔,”孙康笑着说道。

孙康这话一说,引发了外围人群激烈的讨论,显然都知道这幅画作的真面目。

沐彦卿有些好奇,他久不在京城,虽然京城发生的诸多大事迹他都没有错过,但像这种谁手上多一幅画的事儿他确实不了解,如果他真的连这些细枝末节都能知道,那就真的令人忌惮了。

等侍从把桌案摆正,把香盒内的画一幅幅的展示出来,沐彦卿终于知道为何孙康会说名画师都难以模其精髓了。

第232章迎亲(二)

“这次你可是小人之心了,”席瑜低声感叹,看到眼前这种情况,如果他还看不出陈家或者说陈宇柒的目的何在,那他真是枉生这些年了。

沐彦卿眼神深沉,听到席瑜这样说同意的点点头,“大概是的。”

从他到陈府门口之时就注意到了,如果仅仅是热闹热闹,这里不会聚集这么多读书人。民本思想传承千年还会继续传下去,那是一个朝代赖以生存的根本,但要说一个朝代的话语权更多的掌握在谁手里,那无疑就是读书人。

读书人涵盖的面很广,大到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小到只是一个教书匠,眼前这些年轻人,谁又能知道五年后十年后他们不是呼风唤雨的那个,所以莫欺少年穷这五个字用在读书人身上最适合。

读书人质量也最能代表一个朝代的水平,读书人兴则家国兴盛,如果一个朝代最大限度的驳斥教育,那这个朝代只会走向灭亡。总而言之,不论在哪一个的朝代,读书人的地位总是毋庸置疑的。

沐陈两府联姻请来读书人本属于正常,不说沐府,陈府是这些人在成名成才之前很 好的去处,能成为陈府的拥客,能败在陈宇柒的门下受其庇护,对大部分读书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好的归宿。不过今日这些人却没有以宾客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围观者的姿态。

“我们师兄弟多年不聚一次,看来这次为了小师弟不得不费些心思了,”席瑜笑着说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显然就是冲着他们师兄弟来的,他们师兄弟承继了先生的性格,寻常不显山不露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怕事,尤其现在可是小师弟逢坎,他们做师兄的是义不容辞。

显然,席瑜的想法正合其他几位兄长心意,“听闻孙家大公子是沈先生的学生,又得孙阁老手把手教导,以他的水平尚且不能复原,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今日四师弟没过来倒是遗憾,要是他在怎么说都得比寻常名师更应手些。”说话的是徐不秙,他今日是作为沐彦卿的礼相。

这话一出,其他几人都点头,孟先生的四弟子擅长作画世人罕知,他们师兄弟倒是清楚的,沐彦卿和席瑜年少随先生去保定,还曾见过这位师兄作画,可以说画技包括想法都很成熟。近几年颇受尊崇的画师‘竹青先生’就是他作画时候的别称,熟知内情之人了无,可以说有他在这事已经成功了一半,不过很遗憾他如今还在孟府。

“师兄莫要长他人志气,您还是想想要是我们几个对上沈菁的学生都没有赢,回去您该怎么跟先生交代吧,先生可不管比的是什么,他老人家向来只看重结果。”方进插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