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舒爹就喊舒星起床,两父子把野猪抬到车路上,等到镇子里赶场的拖拉机。
去镇子里赶场的拖拉机要经过舒星所在的石塔村。
这时的一个镇管七、八个乡,镇上的场比乡上的场大多了。
乡里有两台拖拉机,互相竞争,本来拖拉机是不准拉人的,但在这里没人管这事。
这边人经常出去的又少,所以没有中巴车这种专拉人的车跑,拖拉机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等了一会儿,乡里的拖拉机开来了,两块钱一个人,野猪也收了两块钱,说那么大个,占地方。
拖拉机一路颠簸着开到镇子里一个停车的地方。
还没下车,就有收山货的人围上来了,他们也看到了野猪,最后一千七百块钱成交,主要是活的,还没死,不然价钱还得少。
舒星主要是懒得麻烦,抬到场上去卖,还要交几块税钱,不知道几时有人买。
到这儿,车都没下,就把野猪卖了多方便。
最后,舒爹和舒星去赶场,称了几斤新鲜猪肉。
其实野猪肉也就占个野味的名头,肉不大好吃,腥味较大,不及家猪肉好吃。
最后,在舒星的努力劝说下,花了六百多块买了一台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
其实村里很多人都买了,买电视机的那些人家里不是木匠就是石匠或篾匠,所以才有人说读书还不如学个手艺。
村里彩电只有三台,村长家,还有一家是其儿子在镇上工作,另外一家是在外打工的人,说是在厂里是个小组长,管着几个人,工资比别人多些。
其他家里都是黑白电视机,有些还是十四寸的,现在舒星家也买了,舒安和舒玲不用去别人家看了。
到别人家看电视,演电视剧时才开,新闻和广告时都关着的,说是节约电。
都是用天线接收信号的,能收到省台和国家一台。
舒爹和舒星抬着黑白电视回到拖拉机上。
司机:“好家伙,卖了野猪,买了个大家伙。”
舒爹:“孩子硬要买,这样就不用跑到别人家里去看了。”
司机:“也是,在自家里,爱怎么看就怎么看,想看多久都行。”
又等了一阵,赶场的人都回到了拖拉机上,又一路颠簸回到家里。
先是分了一半新鲜肉送到二叔家里,并告诉堂弟妹,哥家里买了电视,可来看。
舒安和舒玲看到电视,两眼放光,很是高兴,舒妈则责怪花了钱,但心里其实也有喜意。
因为以前有人说,家里有吃国家粮的,连电视都买不起,心里也是有气。
其实,村里七、八十户人家,也就十来台电视,大多数还是舍不得买或买不起。
哼,现在我老大挣钱了,家里也买电视了,还是十七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