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票所离开,披着斗篷的赵志伟,登上车驾,一旁的赵崇德,便递上几份文书,为去顺天府衙做准备。
“王爷,这是敲定的关于税务局、工商局的细纲。”赵崇德皱眉道:“不过此制在顺天府试行,是否会引起内阁、户部等有司的不满?”
“不满又能怎样?”
赵志伟翻看着手里的文书,淡然道:“税收乃是我大明的国本,先前的那套税收制度,明显已不适用。
看看这些年来,国朝税收都成什么样子了?
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都需要从内帑调拨银子,才能推动下来,户部,难道不该以此为耻吗?
趁着眼下局势还算明朗,辽东那边在积极推动税改,积攒相应的经验,北直隶这边的一些州府,也要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在赵志伟的谋划部署中,构建起大明完成的金融秩序,是一盘大棋,就现阶段大明的国情,尚不足以全面推行开来,需分摊子,分内容,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去试行,以积攒相应的经验。
像内阁、六部、都察院等适用于小农经济下的官制,要逐步的增加新的衙署,对明细的领域进行监管、治理,以达到后续迈进原始工业经济后,国朝这边能以高标准、高要求统御大明。
“王爷,最近在汇总各地情况时,我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赵崇德拿出一份文书,递到赵志伟眼前,说道。
“这山陕、山东、河南等地,一些有底蕴的宗族,都分出一部分人,携带不少的家财,来北直隶治下置产。
甚至在这里面,还有些宗藩隐姓埋名,给他们的私生子,安排新的身份,谴派心腹跟随,来到京畿这边。”
“有这样的事情?”
赵志伟眉头微挑,接过这份文书翻看起来,像这样一种情况,是他先前所没想到的,看这架势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子仲,你有什么看法?”看了以后,赵志伟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是否跟各地组建新军,整饬卫所事有关?”
“有关!”
赵崇德坚定道:“虽说不清楚他们的用意,但眼下他们的行迹,更像是在趋利避害,以保住自己的资产。
虽说在主流舆情上,这些守旧派势力群体,依旧是抨击着大明的种种变化,是不好的,是颠覆大明国本的。
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出卖了他们的内心。
近些年来,我大明北直隶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建斗就任北直隶巡抚,所做出的种种调整变动,使得北直隶上下运转,变得更为协调了。
像私贩盐、铁等这类暴利行迹,遭受到沉重打击,这对北直隶治下的秩序,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大明虽说到现在都没亮明工业新政的旗号,但近些年来所做的事情,都是跟工业新政息息相关。
尤其是诸多损害国朝利益,中饱私囊的行为,伴随着以卢象升、孙传庭为首的这些实干派,在地方强势崛起后,那整治打击的力度,就变得极为强硬了。
“将这些都移交到锦衣卫。”
赵志伟思索片刻,开口道:“这件事情有些不正常,本王的谋划才刚开始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怕在地方上有些人,不满我们枢密院推动军改之事,对新军接替地方军制,想要做出什么掣肘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