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万两银子看似很多,可若是刨去发展海军舰队的一千万两,研制铁甲船的一千万两,就只剩下不足三分之二了。
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海军必须要大力发展,不管是占领海上要地,还是巩固自身在海疆的权益,亦或者保护本国海商,没有强大的海军震慑,那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挑战和威胁。
相比较陆上强军的建设,这海上强军的建设,不仅周期更长,耗费钱财更多,且培养难度较大。
好在大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一边发展建设,一边征战累强,在逐步变强的过程中,能斩获相应的战胜收获。
半岛也好,倭岛也罢,一个紧挨着大明疆域,一个毗邻着大明海疆,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倘若大明依旧处在小农经济下,纵使是劳民伤财的攻占上述两地,那最终还是会以各种缘由,主动选择放弃占领。
毕竟本国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要拿出宝贵的粮食和钱财,去治理不见任何收益的飞地,这肯定是没人愿意的。
但现在的大明不一样了。
在小农经济转向原始工业经济的风口,大明本土需要更多资源,更多钱财,以巩固自身发展,那对外就成了必然趋势。
将大明的对外扩张和内部发展,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并能见到直观的获益,大明这个沉睡的雄狮,必将震撼四海!
“四叔…这启明到底想干什么?动静闹的这么大,竟邀请过来这么多人,来这京城第一楼,我看有不少,都是各个协会的翘楚啊。”
“我也不是很清楚,之前启明没有透任何的口风,不过看这一架势,必定是要做什么大事啊。”
“这次真算开了眼了,能见到这么多权贵,辽东王在咱大明的威望,那真可谓是没的说了啊。”
“谁说不是啊,方才我都见到英国公他们了,那不怒自威的气势,叫人……”
在大明第一楼,御品轩外,聚集着不少人,一个个穿着华贵,在一众迎宾的引领下,从不同地方进场。
无一例外的是,在进场的前夕,都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今天受邀来大明第一楼的人,皆是赵志伟精心挑选后所定,除了勋戚、官绅之外,还有不少是凭借自身本事,逐步成为某一行业的精英。
既然要大力发展原始工业,为后续的工业新政夯筑根基。
既然要引导着大明各个阶层,向划定的圈子里引进。
那赵志伟就必须带足诚意,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来吸引这些有浑厚底蕴的人,加入到投行中。
赵志伟心里比谁都清楚,不管是原始工业经济时期,还是更进一步的工业经济时期,想真正谋取发展,壮大根基,就必须引导好资本的力量。
资本一旦选择介入哪一行,那该领域就相对应的水涨船高。
一个铁路,一个海贸,就是赵志伟要抛出的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