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弈来得比较早。
没瞧见几个人。
简单收拾了下,余弈出了门。
路上撞见沈万,沈万表示很惊喜,并拉着余弈到外面搓了一顿。
-
与此同时。
d城一中招生办教室。
资料入档。
一群老师也在办公室里讨论了起来。
“今年的文昌杯,好像跟往年的不太一样,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捞到几个好苗子。”
“今年的榜一榜二,冲分的势头很猛,几乎力压往年一头。”
“正常来说,第三名往后,才是历年的正常水平。”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榜一榜二的时候,总有种十年磨一剑的感觉,这俩怕不是得有二十六七了吧?”
“谁知道,对方不想公布,咱们也查不到。”
文昌杯和夏令营。
作为古洲文武两大巨头,哪是他们想查就能查的。
“也不一定,咱们三年级不就有位学生,拿到了总榜第十一,听说差点就前十了。”
有老师唏嘘道:“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就差一点啊……”
“前十哪是那么好进的,差一点就是差一点。”
“对了,今年的新生成绩怎么样?”
有人问招生办的老师。
“今年是真的可以,都挺不错的。”
“总榜27元鑫,总榜68乔雪莹,总榜101冉天,这一届的新生还是挺厉害的。”
“刚达到参赛年龄,就敢参加文昌杯。”
“对了,夏令营这边,我也看到不少一等评级的,看来三年级后的升学率是稳了。”
只要这三年稳定发挥。
基本上三年后想报考什么院校,就能报考什么院校。
文昌杯与夏令营的赛制。
在古洲占比很大。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院校的报考。
“今年我带一年级新生,希望能分几个这样的好苗子给我。”
有人半开玩笑道:“这样的话,我就不用为三年后的考核指标头疼了。”
一群人说说笑笑。
“对了,校庆是不是快到了?”
“到时候肯定会有外洲的交流团过来,咱们是不是该准备准备了?”
“那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