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所有的人都聚齐了,浩浩荡荡去找老苏头和苏郭氏说事。
其实苏二顺他们住的房子,和老苏头的房子距离并不远。
老苏头和苏郭氏在前院,他们两个人住在堂屋。
苏大志和苏大婆也住在前院,他们住在东屋。
他们住的房子都比较好,都是红砖蓝瓦的建筑。
苏二顺和陈银苹一家三口,住在后院。
这个后院原来是他们老苏家的杂物间。
房子破败不堪的,已经年久失修了。一阵大风大雨,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众人来到老苏头的屋子里,老苏头也在严阵以待,毕竟分家这个事情不是个小事。
看到来了这么多人,老苏头也没敢过分嚣张。
但是谈到分割财务的时候,老苏头和苏郭氏就是倚老卖老,胡搅蛮缠的。
田地一共有十八亩,十亩良田,六亩中等田,二亩荒田。
老苏头和苏郭氏说他们还没死,不让分房子。
就是执意要分房子,老苏头也只愿意把杂物间分给苏二顺,也就是苏二顺他们现在住的杂物间。
苏紫玉听了,坚决不同意。
苏紫玉的姥姥和姥爷,也是坚决不答应。
苏紫玉的几个舅舅都差一点和苏大婆的四个孩子打起来。
最后,老苏头想起来在村子外面还有个荒废的房子。
那是原来老苏家有钱的时候,在村子外面盖的房子,当时是为了让干活的长工住的。
几番拉锯一样的扯皮,反反复复的多次协商。
再加上村长和会计,对老苏头也是各种软硬兼施,好话赖话说了一火车皮。
老苏头和苏郭氏最终同意签订这个分家协议。
在大家和村长的一致的施压之下,最后,终于达成了一份分家协议。
分给苏二顺的田地:良田一亩,中等田一亩,荒田二亩。
村子外面的那个房子,分给苏二顺家。
分给苏二顺家的粮食,一共有半袋子玉米面,两碗高粱面,十个红薯。
加上2个鸡蛋,一斤盐,一瓶辣子酱。
另外还有:破锅一个,筷子3双,瓷碗3个(其中一个还是个豁口的)。
破被子2条,破草席一张。
……………
就这样,分家协议签下来了。
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白纸黑字,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