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癌症写歌续命,天后前妻哭求复婚 > 第176章 跑道(第1页)

第176章 跑道(第1页)

当飞机终于飞离美国领空,向着浩瀚的大西洋彼岸飞去时,柳如烟心中那根紧绷的、随时准备迎接“美国安可”的弦,才算真正松弛下来。她和陆沉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都充满了对过去旅程的满足和对全新大陆的无限憧憬。

经过在欧洲的短暂转机,他们登上了飞往非洲大陆的航班。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任何一个耳熟能详的旅游城市,比如开罗、开普敦或是马拉喀什。陆沉的选择,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深度探索的意味。

“我们世界篇的第一站,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它不是一个国家,更像是一个文明的十字路口。”飞机上,陆沉在平板电脑上展示着一张古老的航海图,“它位于东非的海岸线上,一个古老的河口,自古以来就是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非洲内陆文化交融的熔炉。那里没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只有迷宫般的石头小巷;那里的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丁香、肉桂和海风混合的味道;那里的时间,仿佛被凝固在了几个世纪之前。我想,要理解非洲,我们不应该从现代政治或动物大迁徙开始,而应该从它最古老、最多元、也最富诗意的文明肌理开始。”

他指着地图上的那个名字——扎马尼(Zama)。一个虚构的、却又融合了桑给巴尔、拉穆等东非斯瓦希里海岸城市所有魅力的地方。

柳如烟看着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名字,心中充满了向往。告别了秩序井然、规则明晰的“新世界”,他们即将踏入的,是一个更加古老、神秘,充满了未知与原始生命力的“旧世界”。这正是她所期待的。

于是,在阔别许久之后,他们的社交平台上,终于更新了一条让所有粉丝都心潮澎湃的动态。

标题充满了史诗般的厚重感与对新篇章的敬畏——“告别新大陆,回归最初的家园!‘往后余生’世界篇,生命摇篮非洲!”

【非洲!!!天呐!我终于等到世界篇了!这个跨度太大了!】

【从美国的现代文明到非洲的古老源头,陆总的旅行哲学我真的瑞思拜!】

【扎马尼?这是哪里?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已经开始期待了!】

【非洲!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动物世界和沙漠里,期待陆总柳总带我们看一个不一样的非洲!】

当飞机降落在扎马尼国际机场时,一股浓烈而滚烫的热浪,夹杂着红土地的尘土气息和某种不知名香料的芬芳,瞬间涌入机舱。柳如烟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与这片古老的大地进行着信息交换。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们熟悉的美国截然不同。机场不大,却充满了色彩。穿着鲜艳的“康加”(Kaa)和“基滕格”(Ktee)花布裙的女人,头顶着巨大的包裹,从容地走过;男人们的肤色黝黑,眼神深邃,笑容淳朴。空气中,回荡着他们听不懂却充满韵律感的斯瓦希里语。

他们没有选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是坐上了一辆略显破旧、却被漆成五颜六色的“达拉达拉”(Dala-dala),一种本地的合乘小巴。车里挤满了人,播放着节奏感极强的非洲音乐,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巨大的猴面包树、零星的茅草屋、以及在路边嬉戏的黑皮肤孩童。

他们预定的住所,位于扎马尼的灵魂所在——石头城(StOe&bp;TOW)。那是一座由古老的珊瑚石建筑组成的、迷宫般的古城。他们入住的,是一家由19世纪阿拉伯商人的宅邸改造而成的精品酒店。

当他们推开那扇沉重的、雕刻着繁复花纹的巨大木门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个凉爽的、种满了热带植物的中央庭院,四周是两层楼高的、有着白色拱廊的回廊。房间里的家具,都是厚重的深色木材,床上挂着白色的纱幔,充满了浓郁的殖民地与阿拉伯风情。

稍作休整,他们开启了非洲之旅的第一场直播。

标题充满了对这片大陆的敬畏与好奇——“在人类的黎明之地,聆听古老非洲的心跳!‘往后余生’扎马尼寻根之旅!”

镜头前,他们已经换上了更融入当地风情的服饰。陆沉穿着一件宽松的白色亚麻衬衫和卡其色长裤,显得随性而又儒雅。柳如烟则穿上了一条在路边小店刚买的、橙色与蓝色交织的基滕格花布长裙,头上还包了一块同样花色的头巾,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异域而又明艳的动人魅力。

“JambO!各位亲爱的‘云游’伙伴们!”陆沉用一句斯瓦希里语的“你好”开场,“我们现在已经成功抵达了非洲大陆!这里是东非海岸的古城——扎马尼。这里的时间,流淌得格外缓慢;这里的空气,充满了故事的味道。”

【哇!非洲!柳总这身打扮也太美了吧!像个部落公主!】

【陆总也好帅!这身打扮太有《英国病人》的感觉了!】

【这酒店太有特色了!雕花木门!我爱了!】

【JambO!跟着陆总柳总学新语言了!期待非洲大冒险!】

他们的扎马尼之旅,从迷失在石头城的迷宫小巷开始。

这里没有宽阔的马路,只有狭窄的、仅容两人并行的巷道。两旁的石屋紧紧相依,高高的墙壁将阳光切割成一条条明亮的光带,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他们漫无目的地走着,时而会遇到一个安静的小广场,时而会看到一扇极其精美的、雕刻着莲花或锁链图案的巨大木门。

“这些门太美了。”柳如烟抚摸着一扇雕刻着《古兰经》经文的木门,赞叹道,“它们不仅仅是门,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代表着曾经主人的财富、信仰和身份。”

陆沉在一旁解释道:“斯瓦希里海岸的木雕工艺,融合了非洲、阿拉伯、印度和波斯的风格。门上的雕刻,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方形的几何图案代表着阿拉伯风格,象征着经商;而圆形的花卉图案,则带有印度教的色彩,象征着富足和好运。”

他们穿过小巷,来到了石头城最热闹的地方——中央市场。

这里是当地人生活的中心,也是一场感官的盛宴。空气中,浓烈的香料味、海鲜的咸腥味、热带水果的甜腻味和牲畜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属于非洲市井的、复杂的味道。

香料摊上,红色的辣椒粉、黄色的姜黄粉、褐色的丁香和肉桂,堆积成一座座小山。水果摊上,摆满了他们从未见过的热带水果。海鲜区,渔民们正在大声地叫卖着刚刚从海里捕获的、巨大的金枪鱼和石斑鱼。

柳如烟被这一切深深吸引,她感觉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万花筒。陆沉拉着她,来到一个香料摊前。摊主是一位头戴白色小圆帽的老人,他热情地为他们介绍着各种香可料的用途。他抓起一把丁香,告诉他们这是本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又拿起一颗肉豆蔻,说它可以用来烹饪,也可以入药。

柳如烟买了一小包混装的“马萨拉”(MaSala)香料,准备回去尝试一下非洲风味的烹饪。

中午,他们没有选择游客云集的餐厅,而是在陆沉的带领下,走进了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找到了一家只有几张桌子的本地小馆。

他们点了一份最地道的、用炭火烤制的“米什卡基”(MShkak),一种用香料腌制过的牛肉串;一份用椰浆和各种香料炖煮的咖喱牛肉(ama&bp;a&bp;aZ),搭配着一种名为“乌伽黎”(Ual)的主食。

当食物端上来时,柳如烟好奇地看着那团白色的、像玉米面团子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乌伽黎?”

陆沉笑着,为她示范了正确的吃法。他用手揪下一小块乌伽黎,在手心捏成一个带有凹陷的小团,然后用它去蘸取浓郁的咖喱牛肉汤汁,再一起送入口中。

柳如烟学着他的样子,尝了一口。乌伽黎本身没有什么味道,但它完美地吸收了咖喱的香浓,口感扎实而又独特。而那份烤牛肉串,则充满了浓郁的炭火香气和香料的复合风味,让她吃得停不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