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漫游五界 > 第477集 祠堂玄机(第1页)

第477集 祠堂玄机(第1页)

莲花湖底的平衡碑

云舟破开冀州上空的薄雾时,莲花湖正笼在一片蒙蒙雨雾里。苏清辞扶着船舷望去,湖面的粉白莲花被雨珠打得微微低垂,三日前雅玲古镜映出的祠堂就坐落在湖岸东侧,青瓦飞檐在水汽中若隐若现,比镜中所见更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比预想的早了半日。”沈砚之收剑入鞘,玄色衣袍上的云纹被雨雾洇得发深,“裂隙虽合,但天地间的平衡尚未稳固,平衡兽的踪迹……”

“总会找到的。”苏清辞指尖拂过腰间的雅玲古镜,镜面微凉,映出湖底隐约流动的微光。三千年前景帝与平衡兽定下的契约随兽身消亡而断裂,这才导致光暗失衡、裂隙滋生,如今要彻底稳固天地秩序,必须重续这份契约——可谁也不知道,消失了三千年的平衡兽,究竟是以何种形态存在。

云舟缓缓落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溅起一圈混着莲香的水花。太白仙君拄着拂尘率先踏下云舟,目光扫过祠堂匾额上“护世仙官”四个金字,忽然轻“咦”了一声:“这祠堂的地基,竟是以镇魂石所筑。”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镇魂石乃天界至宝,能稳固神魂、镇压邪祟,寻常人间祠堂怎会用这般珍贵的材料?肖飞灵快步上前,指尖灵玉骤然发烫,她低头看着玉中流转的红光,惊道:“这下面有契约之力!很微弱,但……和古籍记载的平衡兽契约一模一样!”

雷炎仙君抬手召来一道微雷,紫电落在祠堂门前的青石板上,竟顺着石缝钻入地下,引得整片地面轻轻震颤。青岚仙子取下鬓边的琉璃灯,暖黄的灯辉漫过地面,在祠堂中央的位置聚成一团光晕:“地下有空洞,且有骨骼的轮廓。”

沈砚之拔剑出鞘,玄铁剑刃插入地面三寸,挑开一块松动的石板。石板下露出的不是泥土,而是泛着莹白光泽的骨质断面,上面还残留着淡金色的契约纹路,与肖飞灵玉中的红光遥遥呼应。

“是平衡兽的骨骼。”太白仙君拂尘轻扫,更多石板自动移开,露出深埋地下的完整骨架——那是一头形似麒麟却生有双翼的巨兽遗骸,骨骼通体莹白,每一寸骨头上都刻满了繁复的契约符文,只是大多已经黯淡,仿佛风中残烛。

肖飞灵将发烫的灵玉按在骨骼的颅骨上,玉中红光骤然暴涨,顺着符文流遍整个骨架:“它还在!这些骨骼里封存着平衡兽最后的灵识,是契约之力将它护住了三千年!”

话音未落,雅玲古镜突然从苏清辞腰间飞出,悬在骨骼上方。镜面射出一道柔和的白光,如同清泉般淌过骨架,那些黯淡的符文竟被照亮了几分。沈砚之握紧长剑,月白色的剑意顺着剑峰注入骨骼,与白光交织成网;雷炎仙君抬手引下雷光,紫电沿着符文游走,发出细碎的噼啪声;青岚仙子的琉璃灯辉则化作暖金色的光带,缠绕住骨骼的每一寸,像是在温柔地唤醒沉睡的魂灵。

“还差最后一步。”肖飞灵的额角渗出细汗,灵玉的光芒已近灼眼,“需要五人之力凝成五芒星阵,以自身仙元为引,重续契约。”

苏清辞握住悬在空中的雅玲古镜,镜身传来熟悉的暖意。她看向沈砚之,对方会意点头,剑意陡然增强;雷炎仙君收敛起暴烈的雷光,让紫电变得温和绵长;青岚仙子将琉璃灯捧在掌心,灯辉愈发璀璨。五人分别站在骨骼的五个方向,仙元顺着不同的光芒注入骨架,在地面交织成一个巨大的五芒星阵。

当最后一缕仙元汇入阵眼,整个祠堂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平衡兽的骨骼开始发出嗡鸣,那些被点亮的符文挣脱骨质的束缚,在空中凝成一个巨大的契约图腾。肖飞灵的灵玉“啪”地碎裂,化作点点红光融入图腾,她却笑了起来,声音带着释然:“契约认主了……它知道,我们会守住这份平衡。”

骨骼在五芒星阵的光芒中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漫天光尘,如同一场金色的雨。光尘落入莲花湖,湖面瞬间掀起层层涟漪,无数莲花同时绽放,粉白花瓣上竟也浮现出与契约图腾相同的纹路。

“看湖底!”沈砚之指向湖心。

众人望去,只见湖底的淤泥翻涌,一块丈高的石碑缓缓升起,碑体漆黑如墨,上面用莹白的光纹刻着四个大字——“光暗平衡”。石碑破水而出的刹那,天地间仿佛有一声悠长的叹息,雨雾散去,阳光穿透云层落在湖面,将石碑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祠堂的飞檐交叠在一起。

太白仙君望着石碑,拂尘上的银丝轻轻晃动:“三千年了,它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苏清辞低头看着掌心的雅玲古镜,镜中映出石碑的倒影,也映出祠堂里那些护世仙官的牌位。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天界典籍库翻到的残卷,上面记载着景帝与平衡兽立约时的场景——那时的莲花湖还不叫莲花湖,而是名为“断尘渊”,渊底封印着足以吞噬三界的暗影。平衡兽以自身神魂为锁,与景帝定下契约:以仙官精血养碑,以人间信仰固魂,只要光暗平衡的信念不灭,暗影便永无出头之日。

可三千年前景帝羽化后,继位的新帝不信旧约,撤去了护世仙官的供奉,甚至纵容权臣凿开渊底巨石,妄图夺取暗影之力。平衡兽为护契约,拼尽最后灵力将断尘渊化作莲花湖,自身却因神魂耗竭而亡,只留下这副被契约符文护住的骨架,与沉入湖底的平衡碑相依为命。

“原来那些护世仙官的牌位,不是摆设。”沈砚之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他方才在祠堂角落看到几卷褪色的竹简,上面记载着历任仙官守湖的事迹。最短的只留了姓名,最长的那位,竹简上密密麻麻记着三十年里湖面的潮汐、莲花的荣枯,最后一句是“今日见幼兽饮湖泉,毛色如雪,似有双翼”。

青岚仙子轻抚琉璃灯,灯辉里浮现出更多画面:有仙官跪在湖边,用自己的仙元修补逐渐黯淡的碑纹;有百姓划着小船,往湖里抛洒刚摘的莲花;还有孩童在祠堂前嬉戏,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模糊的兽形。这些细碎的片段像散落的珍珠,被“守护”二字串成了长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