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午饭,刘旭又跑出去玩了,出门前,还抓了一把小洋鞭,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已经是过年的氛围,到处都是小孩子们,噼里啪啦放鞭炮的声响。
秀峦躺在炕上,左右不是,对着国增道:“走,去医院,我觉得,今天得生。”
国增连忙走到院子,抡起三马子的摇把子,随着发动机,轰隆隆的声响,三马子发动起来了。
先让三马子转着,热一会车,国增又回到屋里,跟着秀峦一起收拾东西。小孩子要用的棉被,衣服,秀峦裹了一个小包袱,全部带好。接着又给自己穿上,厚厚笨笨的棉大衣。还不忘将头上,围上头巾。
秀峦跟着国增出了屋,上了三马子。国增则跨上三马子,在小院子里掉头。
小刘旭却忽然,从外面跑进了院子,见爸妈都坐在车上,要出门的样子,连忙拦住:“爸,妈,你们干嘛去?”
“没事啊,去地里,一会就回来。”秀峦道。说到给刘旭生弟弟妹妹,刘旭就不依不饶,要掐死生下来的小孩,秀峦才不敢跟儿子,说自己是去医院呢。要是说了,儿子肯定拦着不让去。
去地里?小刘旭也不那么好骗,这大冬天的,去地里干嘛?看爸妈的这架势,也不是像去地里的样子,倒像是去走亲戚。走亲戚,为什么不带自己去?刘旭依旧拦着,不让爸爸把三马子,开出院子。
国增急了:“哎呀,一会就回来,你挡在这干嘛,让开。”
“我就不,你们不是去地里,你们到底去干嘛?”刘旭心里,猜出了个大概,莫非,爸妈是去医院?对,肯定是去医院生孩子。刘旭看着妈妈,鼓鼓的大肚子:“你们是去医院,是去生孩子。”
“不是呢,不是。”国增见儿子识破了,连忙否认,只是顾着倒车稍车,院子太小,国增稍车的技术又太差,加上心急,车头七扭八扭的,才对准了院子的大门。
刘旭依旧横在大门口,不让爸妈出门。
“我说,你怎么样才能让开?”国增道。
“我要买个小红灯笼。”刘旭趁机,提出了条件。
一个胡同院儿的小伙伴,都买了小灯笼,是个小兔子的造型,活灵活现的,跟个真的小兔子一样。小灯笼的把儿上,是装电池的,到了晚上,打开开关,灯笼里的小灯泡,就发出光亮,照亮了整个红灯笼,挺好玩的。
一到晚上,小孩子们,就打着这些红灯笼,在胡同院里,跑来跑去乱窜,在草堆里躲猫猫。各自回家的时候,还一边跑,一边叫嚷:过年啦,过年啦。
只是这个好玩的灯笼,自己却没有。对于自己的零花钱,爸妈一直很吝啬,说能省一分是一分,花几块钱,买那个破灯笼干嘛?小刘旭为此,耿耿于怀。
小伙伴们有的东西,自己往往没有。他自己心里,也种下了种子,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乱花钱。
“行行行,给你,给你。”秀峦从兜里,掏出了十块钱:“买去吧,买完就回家,别到处乱蹿,看好家门。”
刘旭欣喜若狂:“好。”
说完,便接过钱,一溜烟儿奔向了小卖部。
国增连忙驾驶着三马子,风驰电掣般的奔向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