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推力还没有太大的实用意义,
到后面,DT01电推进系统实现推力达到吨级的突破,
再到此刻,单电推进发动机的推重比突破一,
这每一步,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历程。
但此刻,
在秦裕院士的带领下,整个电推进技术的研究,几乎是以一种夸张的速度,实现了三连跳。
几乎相当于,秦裕院士拖拽着整个人类文明,在这项技术上突飞猛进地狂奔。
秦裕院士的智慧和知识就像是没有极限似的,总是能够创造奇迹。
而且,在秦裕院士下,整个负熵研究院也能够很容易拧成一股绳,在同一个艰难的问题上集体发力。
在身边人们的欢呼中,秦裕也笑着鼓了鼓掌。
最终,
DT02电推进系统的试运行持续了40分钟之后结束,
秦裕宣告了DT02电推进系统的实验成功。
直到实验成功结束时,
身边一众核心研究员们,都还是满面红光,为此高兴着。
秦裕也转过头,再眺望了眼刚结束试验的电推进发动机。
从技术本身,目前的电推进技术其实都没有那么适合用在大气层内,
而此刻,人类有的确有这方面的运力需要,
就只能够对电推进系统相关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是在宇宙中,不进入大气层的飞行器上,
此刻的DT02电推进系统其实已经完全够用了。
大气层内的话,可能还需要再次进行突破,
或许需要等到DT03电推进系统诞生,
人们才能够真正开始建造一个适用于大气层内的电推进飞行器,而不是目前这种技术水平下,只能够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一点畅想。
此外,
从此刻DT02电推进系统本身的规模上,就能够看出来。
最终的电推进飞船,
对比起传统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些运输工具,
比起智能汽车,性质可能会更接近列车,或者说货轮的性质。
单次大量物资和人员运输往来,而不是单个人少量物资的短途运送。
应用联通各地下避难城市,也算是对口了。
……
DT02电推进系统实验成功之后,
能动研究所在秦裕的带领下,也没有停下来,
继续在DT02电推进系统的运行试验数据基础上,继续对电推进系统进行着改良研究,
以期盼实现更高的,单个电推进发动机的推重比。
为此,负熵研究院中的材料研究所,也在维持和能动所合作。
而在电推进系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