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向西安的进军则好像是装甲旅和快艇部队的水陆进军速度竞赛。最终还是水上部队快了一步,这些最高航速达到了30节的快艇以平均20节的速度在渭河上没有任何阻挡地快速西进。在突破潼关的当天夜间9点左右到达了西安北面。配备了迫击炮的三个步兵连立刻登陆向西安攻击。此时,潼关失守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西安。湘军的通讯能力是很差的。
崔明贵亲自带领装甲旅充当第三军的先锋。他倒是有心和张玉祥的部下比一下进军速度,虽然现在沿渭河西进的快艇部队也归他指挥而且搭载了第三军三个连精锐步兵。本来冯果倒是建议由他的动力伞航空队从潼关直飞西安进行突袭的,这几乎是他的最大航程了。崔明贵坚决否定了这个建议。攻取潼关,飞行队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效果当然震撼,可是有两人负伤。崔明贵立即下令今后航空队只能执行侦查任务,不再直接参加战斗。而且规定了侦查中飞行高度不能太低以免遭到地面的有威胁的攻击。这些可都是辛苦培养的未来航空兵的种子。至于以最大航程突袭西安,更不能冒这种没有必要的危险了。崔明贵不能把这只部队当普通的突袭步兵使用。现在西安还有三千湘军驻守呢。
本来陕西全境共有3万刘蓉的湘军部队。1万在陕南与太平军及蓝玉的起义部队作战,1万在陕北以及西北与宁夏甘肃交界处剿灭回民叛乱。潼关原有5千湘军驻守,现在已经覆灭。其余2千驻守关中平原各处。至于绿营兵,无论数量多少,都可以忽略不计的。
装甲旅的前进速度并不慢,但是他们面前可不是没有遮挡。沿途要经过战斗的。崔明贵下令沿途城镇,最多只战斗半小时,如果仍然不能南下,就立刻绕过,把它留给后面的车载步兵部队。可是,并没有遇到超过半小时的战斗,装甲旅对于他们的毫无准备的对手而言实在太过于强大了。无论溃散还是投降,都需要装甲旅接受,很多地方也就是留下几台车或者1个班步兵看守府库衙门而已,等待后续部队接收处置。虽然如此崔明贵到达西安东郊的时候也已经是下半夜了。城北的枪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十分激烈。带队的步兵第一旅的营长通过步话机报告:他们于当晚十点半突袭抢占北城一座城门。登城后向两翼发展占领了一段城墙。现在正在击退敌军的反扑。这已经是敌人的第四次反扑了。湘军战斗意志当真了得。变起仓促之间,居然很快就能判明对方人数不多组织起来反扑了。几次反扑湘军伤亡惨重,但是仍然没有放弃消灭掉这只小部队的努力。
崔明贵命令装甲旅一营绕到北面从第一步兵旅控制的城门入城扩大战果。炮兵集中火力轰击东面的朱雀门瓮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敌军果然在瓮城埋伏了兵力。
在北面的一个装甲战车营冲入城内的同时,东面的部队对朱雀门发起了攻击。半小时,崔明贵的攻城部队进入朱雀门。车辆上的高音喇叭的劝降声音和枪声一起在西安城内回响。凌晨,全程被崔明贵控制。此时,后续的车载步兵第一旅的主力也到达了东郊。
第二天中午,装甲旅把西安交给第一旅后继续西进,渭河上的快艇部队也同时搭载步兵向西进发。傍晚到达宝鸡。这里的敌人望风向南逃窜。被追歼一部。至此,关中平原要点均被我军控制。
第六卷富强之路
→第5章-扫平内乱(5)←
铁路几乎是立刻开始向西延伸修筑。这时候清剿残余湘军的战斗还在进行。先北后南,有了淮河上的快艇大队,湘军在陕北的余部完全被封锁在了渭水北面。第二军第四师的一部已经渡过黄河。第三军的半数部队也渡河向北压了过去。这些湘军,本来还要面对叛乱的回民部队作战,现在断绝了后方的补给供应,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航空队飞临湘军驻地上空,在400米以上的高度撒下了大量的劝降的传单。上面载明了投降的优惠条件和联系的方法。而且传单上一再强调:这是不参与叛乱归顺朝廷的义举。对于忠君思想严重的湘军而言这一点是让他们放弃思想上的抵抗,给自己找的最好的台阶。陕北湘军余部约8000人分批投降。少部分局不投降地域的湘军被消灭。至于那些附带投降的绿营军,我们采取的是直接遣散的措施。有家业的回籍为民,无处可以投奔的被我们安置,说实在的其实是当苦役犯处置的。豫西北的采石场、山西的军管煤矿中无工资的苦力。一些从北京来的八旗子弟早就在这些地方发挥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点余热。现在轮到这些绿营兵了。吸大烟的家伙们恐怕坚持不了多久的,如果能坚持三年,我们就给他们正常的矿工待遇。
还有那些叛乱的回民武装。应该不比美国人修铁路时遇到的印第安人战斗力强,好歹那些印第安人也装备了步枪,而回民部队还基本是弯刀和弓箭,就是这些武器也不足,当然也有少量缴获清军的火铳或者洋枪。问题是清军本身这些火器也是很匮乏的。而许多回民叛军手中只是一根木棍而已。有了渭河封锁线,北面的过不来,南面的数量很少,已经被第三军第4旅从西峡口不断向西压缩,一些逃进商洛山中隐匿了起来。慢慢在剿灭,至少现在他们无法捣乱我们的铁路建设。事先的物料准备和人力准备都极其充足,线路早就勘探设计完成,剩下的就是在秦川平原上多处同时铺轨而已。铁路延伸速度极快。至于车站之类的设施以后慢慢补建吧。现在的关键是尽快把铁路通到西安和宝鸡。有了这条铁路,关中就彻底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