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处于水火之中 > 第524章(第1页)

第524章(第1页)

我们对外的进出口贸易严重依赖长江水道。后来有了天津海口,但是我们的根本之地贸易毕竟利用淮河,长江更为便利,无论出口茶叶、丝绸、玉器、瓷器还是我们制造的工业品。而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以及橡胶也是利用水路运输距离我们的制造基地更近。这方面屡屡受到他们的掣肘,不仅要缴纳厘金,有时货物还会被扣留。比如淮滨船厂进口的一些造船设备就曾经被湘军水师劫夺用于安庆造船厂。对此,我们一直隐忍。尽力避免过早与湘淮系发生全面冲突。直到铁路通到海州,情况才有了根本的好转。而湘淮系也认为我们的实力不够,主要是总兵力显得太少。仅仅自保而已。他们前段只是要集中力量对付太平军,暂时顾不上我们而以。至于击败俄军,大约他们真的相信了我们的报道:消灭俄舰队是炮台攻击没有准备的俄军所致,当初曾格林沁也办到过,而且俄海军实力也实在不行,湘军中还是又熟悉洋务的人员,对世界的形势也有个一知半解得了解。收复东北边疆也是因为俄军兵力太少,面临国内改变农奴制度的变动和与土耳其战争的之类的问题不得不主动撤退,俄让我们拣了便宜。而且他们认定我们会因为东北和蒙古地区背上包袱,武力方面根本没有力量向他们主动进攻。等他们从太平军那边腾出手来,剿灭我们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情——至少不会比消灭太平军更困难,现在湘淮系也今非昔比,不仅从列强那里购进了大批武器,而且有了好几座兵工厂,连轮船都能制造了。兵力大大增加,占有全部江南国土和江北一部分地方,陕甘川等地也属于他们控制,由于拒不向中央缴纳税收,他们的财政收入也相当可观,毕竟占据着传统的财富集中区域江浙和天府之国四川。加上通商口岸也基本在他们控制区。让湘淮系感到了自己空前强大。

随着湘军攻占南京,双方摊派的时候到了。

第六卷富强之路

→第3章-扫平内乱(3)←

在湘军即将攻破金陵之时,我们就开始准备针对湘淮系的行动了。当然要有个借口,而且最好是给他们加上“反叛”的罪名。这个,其实并不难。只是看我们重点谋取的方向了。

陕西和湖北,当然是这两个与我们相邻的地区。而且这两个地区相对而言,列强的势力还比较小,特别是陕西,一直处于回民叛乱和陕南太平军以及蓝玉叛乱的动荡中。以平灭叛乱的名义派中华军入陕放胆使用武力也不会暴露我军的实力。第三军主力已经用铁路运送到了陕州以西与潼关之间的地区,准备把他们作为入陕的主力。第二军第四师则集结于秦晋交界的黄河岸边。风陵渡口集结了第四师师属炮兵,随时准备强行渡河西进。

在西峡口集结了第三军的另外一个旅,他们不得不以马匹当作主要的运载工具了。第三军没有师一级单位,只有4个混成旅和一个装甲旅,另外就是军直属炮兵、航空队等等。每旅有4到6个营不等。

这个时候,陕南的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扶王陈得才闻知“天京”危机率领陕南太平军和目前所剩下的最后一部分捻军共十几万人马突破了刘蓉的防线向东进入鄂西北,准备回援金陵。机会来了,军情处立刻活动,孙葵心、姚大喜以及其他前捻军将领纷纷与赖部的故旧联系,劝其归附。军情处特工还故意在太平军经过地方放置了收音机。信阳的广播电台开始不断播放我们对捻军的招降政策,介绍目前东南战事的新闻。一些捻军旧属也不断在广播中宣传他们归附中华军之后的种种生活境遇,宣传我们根据地的繁荣与富足。其实这只是相对的温饱而已,在他们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劝慰赖文光等:其实,洛阳王中华军控制的地方才真正实现了天国写在纸上而从来没有实行过的那些美好的让人为之战斗的理想。

驻鄂湘军尾随追击赖文光,皖南的湘军也向鄂东北移动堵截他们。此时,两广总督换成了湘军大将罗泽南,湖北巡抚则是霆军主将鲍超。但是他们的主力却不在鄂北。

赖文光军到了鄂东北一带,从会合的其他太平军残部那里证实了我们广播的“天京”失陷的消息。全军痛苦,声震四野,军心大乱。

我们从赖文光进入湖北就开始对湘军下手了。首先只是针对曾国藩系统。以朝廷的名义下诏,申斥刘蓉平乱不力,着即革去本兼各职命其立刻进京戴罪,同时调任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主持平乱。任崔明贵为陕西巡抚,着即带兵入陕平乱。

刘蓉未答复,我们用铁路运到三门峡西侧的30艘“海”字号新型快艇已经沿黄河向上游的渭河进发了。当日第三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潼关,这里的湘军拒绝朝廷正式册封的新任陕西巡抚通过被我们宣布为“叛军”。第四师也隔河炮击对面的湘军、绿营,早已准备好的部队多处强渡黄河入陕。

第六卷富强之路

→第4章-扫平内乱(4)←

当日,潼关被突破。湘军被猛烈的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死伤惨重,后来在冲击的装甲车队的重机枪疯狂射击下还咬牙坚持,可是当100多动力伞从数百米高空飞越潼关,胡乱丢下一些准确性很差,造成伤亡与炮击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湘军的战斗意志忽然崩溃了。这种心理震撼造成的恐惧是难以形容的。动力伞部队直接进入潼关占领重要衙门、指挥机构。战车部队冲进潼关,广播中不断播放着“归顺免罪”的口号。机枪、步枪的射击声变得零零星星了。残余的湘军投降了。这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是没有的事情。带队的军官们心中自我安慰:这是投顺朝廷,不算“失节”,不丢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