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犯下命案的死囚,在接受完公开审判后,起到相应震慑效应后,行秘密处决事,但实际却是移送海外,这效果甚至会更好。”
针对分流移送穷凶极恶的群体,天启皇帝和赵志伟在此之前,聊起过相应的操办流程,这种无疑是最合适的。
在本土犯下重罪者,都将接受公开审判,同时形成其‘社会面’死亡的事实,以维护大明律法威严。
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上,这些犯有重罪的,都将会秘密看押,移送到海外去,叫他们到最恶劣的环境下拼命,充当大明持续开海的先驱队伍。
而那些构不成处决,但是又犯下较重罪行的,就从审判的角度,直接判处驱逐大明,赶赴海外的判决。
“还有这个各地剿总,所虏获的匪寇群体。”王在晋紧随其后道:“难怪辽东王以枢密院的名义,下发不准坑杀他们的公函。
原来是想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大明,移送到大明海外之地,充当为大明开拓的先驱,这个构想极好。
若是能将此事明确下来,并具体的公布出来,那对国朝治下会起到极大的震慑,叫人不敢轻易落草为寇,或者行叛逆之事。”
透过熊廷弼、王在晋所讲,天启皇帝和赵志伟相视一笑,没有明确的反对,甚至是表明支持态度,那这些事情交由理藩院操办,就能逐步的推行落实下来。
“先前这些事情,都处于筹备试行阶段。”
天启皇帝指着二人所拿奏疏,神情淡然道:“不过这小范围的试行,远没有形成定制要好的多。
现在理藩院创设起来了,那就要去积极推动此事。
若是这些事情,都能一一明确并落实下来,对国朝日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熊卿、王卿,日后这些事情,你们要多多操些心,朕和赵卿,还有诸多的事宜要做,有任何情况,可递奏疏解决。”
工业新政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去向下革新,其更像是双向有序革新的过程,依托大明现有的国体,去进一步完善各项职权。
“飞白公,明初公,你们还有什么疑虑,都可以讲明。”
赵志伟上前说道:“趁着这次的研讨,我们和陛下来具体明确,之后就要逐步推动,不能叫它们只是奏疏。
对于当前的国朝而言,流于形式的事情,绝不能再做了。
后续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国朝能有当下的势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陛下为了今天,已等待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们要齐头并进才行。”
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将国朝上下开明的精英群体,都聚拢到工业新政的大旗下,是赵志伟和天启皇帝商定的事情,这样做起来相对容易些。
倘若真将任何压力和担子,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这对赵志伟和天启皇帝来说,不是件什么好事,对整个大明来讲,亦不是什么好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熊廷弼、王在晋也没有任何保留,就针对所看到的这些内容,讲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构思。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