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漫游五界 > 第476集 白莲警示(第2页)

第476集 白莲警示(第2页)

雅玲古镜的景象渐渐清晰,能看到牌位上的字迹。前排最左侧是“苍梧帝君之位”,旁边依次排列着“柳含月仙官”“楚明轩仙官”,林疏的牌位在中间位置,崭新的木料还泛着光泽。有位穿青布衫的书生正在抄写名册,案几上堆着厚厚的卷宗,似乎在核对仙官们的事迹。

“这怎么可能?”沈砚之喃喃自语,“人间怎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苏清辞想起三百年前,师尊曾说过柳含月仙官在冀州救过一个叫阿福的孩童。当时那孩子抱着她的腿哭,说长大要建庙供奉,柳含月只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说只要好好活着就好。

镜面流转,映出祠堂后院的景象。几位老者正在整理画像,其中一幅尚未完成的画里,正是林疏仙君倚着桃树饮酒的模样,笔法稚嫩却格外用心。画旁题着一行小字:“林仙君爱莲,故植莲百亩于祠前。”

“是林师叔……”沈砚之的眼眶红了,“他说过最喜欢莲花。”

雅玲古镜的光晕渐淡,最后定格在一个梳着总角的孩童身上。他踮着脚把一束刚摘的莲花放在最末的牌位前,奶声奶气地问身旁的老者:“爷爷,这些都是保护我们的仙人吗?”

老者摸着孩童的头,望向湖面的目光悠远:“是啊,他们守着天上的裂缝,我们才能安稳过日子。你看这满湖的莲花,都是托他们的福才开得这样好。”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够牌位前的长明灯,被老者轻轻按住:“莫碰,这灯要一直亮着,让仙人知道,咱们记着他们呢。”

镜面的涟漪彻底散去,古镜落回苏清辞手中,余温未散。云舟四周的白莲虚影开始变得透明,那些刻在莲芯的名字渐渐淡去,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天际。楚明轩的那朵莲花开得最盛,消散前,苏清辞仿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莲瓣间对她颔首微笑,一如三百年前雪地里那个温柔的眼神。

“走吧。”她转身时,眼眶微热,却没让泪落下来。沈砚之看着她将古镜重新系好,注意到她指尖的血痕已经结痂,而那朵黑白莲花的花瓣正一片片合拢,最后缩成一颗莲子,沉入云舟的甲板之下,只留下淡淡的印记。

裂隙所在的虚空开始坍塌,云舟顺着仙元指引的方向返航。苏清辞站在船头,望着身后那片渐渐被云海吞没的虚空,那里曾是无数仙官的埋骨之地,如今终于归于寂静。风里似乎还残留着白莲的清香,混着淡淡的仙元气息,像是那些消散的元神在无声告别。

“师姐,你说他们会去往轮回吗?”沈砚之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澈。他把剑收进鞘中,剑穗上的明珠不知何时已恢复了莹润,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苏清辞想起雅玲古镜里的景象,那些在祠堂前虔诚叩拜的百姓,那个献花的孩童,还有老者望向湖面时平和的眼神。她笑了笑,风掀起她的衣袂,带着莲香的气息:“或许会吧。又或许,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着这片他们曾用生命守护的天地。”

她想起楚明轩师尊最喜欢的那句诗:“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当年她不懂,为何师尊总在裂隙边反复吟诵,如今看着云海里倒映的点点星光,忽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真正的守护从不需要张扬,就像这些沉默的仙官,就像那朵悄然绽放又合拢的黑白莲花。

云舟穿过最后一层云海,下方是万里人间。冀州的方向正升起袅袅炊烟,与天边的晚霞融在一起,温暖得像从未有过裂隙与暗影。苏清辞低头看着掌心那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三百年前师尊为护她留下的,如今终于不再隐隐作痛。

沈砚之突然指着下方:“师姐你看!”

冀州城外的莲花湖已初具雏形,几个农人正在湖边开垦土地,湖中心的小岛上,隐约能看到正在搭建的祠堂木架。一个穿青布衫的书生正指挥着工匠,他手里拿着的卷宗封面上,写着“护世仙官名录”几个字。

“是雅玲古镜里的书生。”沈砚之的声音里带着惊喜,“原来未来真的在发生。”

苏清辞望着那片忙碌的景象,忽然觉得三千年的坚守都有了意义。那些消散在虚空里的元神,那些被遗忘在典籍里的名字,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就像此刻天边的晚霞,虽会褪去,却已在人间留下了温暖的印记。

云舟渐渐远去,黑白莲花留下的印记在甲板上闪烁了最后一下,化作一道微光沉入云海。苏清辞知道,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在冀州的莲花湖边,在百姓的香火里,在孩童代代相传的讲述中,那些护世仙官的名字,会像莲花一样,年年岁岁,次第绽放。

而她和沈砚之,将带着这些记忆回到仙山,把三千年的守护写成典籍,让更多人知道,曾有那么一群人,在无人看见的虚空里,用元神化作了照亮三界的光。

风拂过云舟,带来了远方莲花初绽的清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